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是我国设计实践和创意产业结合得最好的设计类学院之一,历经三十余载的创新发展,现稳居华南地区艺术类学院学术研究第一方阵,同时也是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的重要成员。学院秉承"艺术与设计融合科技与产业"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集成新工科、实践新范式、教研国际化、服务大湾区"的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社会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设计学”作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和"冲一流"建设学科,以及广东工业大学“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2023年、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中排名全国第五位,蝉联"中国顶尖学科"。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最好专业排名中,设计类专业评级全部为A,其中环境设计(全国第五)、产品设计(全国第七)、视觉传达设计(全国第九)获评最高评级A+。学院构建了本硕博贯通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点、“设计”硕士点;设有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表演共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视觉传达设计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队伍方面,学院汇聚了一支高度国际化的专业教师团队。目前拥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日本工程院院士各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人才5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首席教授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教授1人。学院聘有来自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芬兰、日本等国的全职和短期外籍教师20余名,每年开设15-20门全英文国际工作坊课程,并率先在省内推行国际讲座和国际工作坊的常态化学分制。
科研成果方面,学院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及文化部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与教研项目经费逾亿元。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多项二等奖,摘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重要科研奖项。此外,学院还成功引进广东省重点创新团队"工业设计集成创新科研团队",获得广东省财政2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师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另斩获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IDEA)、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Red Dot Award)、光华龙腾奖等国内外权威设计奖项数百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突出,每年均有大批学子顺利入职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广汽、美的等千亿级龙头企业,并迅速成长为企业的设计师和管理骨干,还有众多学子成功创业,或赴国外一流设计学院留学深造。
国际合作方面,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目前已与多所国外知名艺术与设计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拉赫提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瑞典皇家艺术设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不莱梅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设计学院、日本千叶大学、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
平台建设方面,学院重点打造了广东国际先进设计中心、大型交通工具设计与制造实验室、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中心及人性科技实验室等核心平台,配备交叉创新中心和广东省高校首家工业设计展览馆等专业展示空间,实验室总面积突破三万余平方米,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同时,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艺术学校外实践基地、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协同育人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岭南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还拥有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媒体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化服装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粤港澳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岭南衣裳科普基地)。另外,学院还拥有省部共建的“中欧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体验设计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和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两个“双创”平台。学院牵头筹建的家居工业设计研究院获批广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对象。